10月10日,记者在2025年北京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北京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副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非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将汇聚来自5个国家61个国家和地区的优质非遗产品。大陆。活动将覆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市图书馆和市绿心森林公园的部分区域,并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交流和体验活动。格鲁吉亚纺织品和陶瓷将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展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新生命”将于10月17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在国际在国家工艺品展区,游客不仅可以看到格鲁吉亚纺织品和陶瓷、匈牙利布索马克、墨西哥木雕等精美工艺品,还可以体验活生生的遗产。马来西亚传统服饰“Kebaya”、土耳其泼水节、埃塞俄比亚咖啡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汇聚了京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体现了工艺的传承。古琴与茶道传递着东方美学。澳门纪念品和香港虚拟旅游展示了文明对话和数字赋能。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舞蹈将同台表演,“绿色”舞蹈也将亮相。盛典“非遗绽放生命”开幕式将围绕“风、雅、歌”打造非遗盛典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塔格。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歌与格鲁吉亚复调音乐同台,开启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 “绿”舞诠释名画《千里江山》,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京剧《声动凉城》展现了中华精髓的深厚底蕴。来自蒙古、爱尔兰、巴西、津巴布韦、芬兰、保加利亚等世界各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将同台表演,用“世界的语言”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生动展现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繁荣。位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非遗/共享生活集市”由国际集市、京津冀展览、rea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市民不仅可以品尝土耳其烧烤、斯里兰卡茶等世界各地风味,还可以体验北京画兔子、河北制作布糊画等地域特色。还可以参与抖音心动打卡、玉树科技机器人互动等跨境项目。中外嘉宾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话题进行深入对话。 10月17日下午,“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话:共创生活”将在北京市图书馆举行。将邀请中外嘉宾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对话。除上述丰富多彩的活动外,本届非遗周还将打破场地限制,与城市文化合作通州“三寺一塔”、密云古北水城等文化古迹,构建多点协作、全民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网络。本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北京市文物办公室、北京市文物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新京报记者詹胜杰、编辑张雷、校对张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