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高市早苗。据央视新闻报道,11月18日,外交部亚洲局局长刘劲松会见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明。下午2:00左右,金井正明一行离开中国外交部。当记者询问时,他没有说什么。 1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有关问题时,毛宁表示,会谈中,中方就高市早苗首相涉华错误言论再次向日方表达了严厉立场,指出高市早苗首相的错误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两国元首精神。这些政治文件,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性质和影响十分恶劣,引起中国人民的公愤和谴责。中方严正敦促日方收回不实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挑起事端,承认错误,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任不到两个月,就重要敏感问题发表一系列言论,引起轩然大波。他屡次触犯“历史禁忌”,并继续表现出“不后悔”的态度。你的信心在哪里?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问答会上宣称,如果中国派出军舰并对台湾使用武力,可能会构成“生存危机”。 “我“台湾有问题,日本就有问题”,暗示日本有可能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强行介入台海冲突。11日,高市早苗在回答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反对派议员提问时,首次公开承认,拟在2026年之前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项重要防务相关文件,在中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高市早苗内阁中强调,“在台湾问题上的官方立场没有改变”,并表达了“对与中国对话的积极态度”。我们经常发布内部公告。日本国土大臣赤间次郎11月18日表示,日本和韩国之间有争议的竹岛(韩文名称:独岛)“根据国际法显然是日本自己的领土”,“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在国内外传播相关信息”。韩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并传唤了部长。大约在这个时候,还有报道称日本正计划更改自卫队军衔名称,恢复战前的称谓“大校”。自1982年中曾根康弘就任日本首相以来,日本官员多次利用历史性红线试探国际社会、邻国和日本。二战后,没有哪位日本首相在这方面的发言和行动比高市早苗更主动、更全面、更大胆、更明目张胆,真正实现了日本的目标。打破战败国的国际地位,恢复所谓“正常国家”的形象。正如一些中国学者指出的那样,这既不是偶然的错误,也不是经验不足造成的。这是直接试图将台湾视为一个国家并公开谈论军事干预。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重大升级,反映了日本右翼的观点。日本创价大学东亚问题专家也指出,高市早苗内阁触碰历史红线的言行显然是“对中国政府一直试图维持的容忍度的公开考验”。他们违反的是国际规则。但高市早苗等人继续“试水”,触碰历史红线,希望捆绑美国等盟友“下水”,煽动国内激进民粹主义情绪,增加对本国的支持。他们维奥不仅划定了历史红线本身,还划定了国际准则。首先,台湾的地位非常明确: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1945年日本投降条款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明确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高市早苗无视中国主权,妄称非军事干预台海问题,违反和平宪法,利用军事手段侵略别国国家,暴露了日本政府干涉政治的野心。其次,正如许多怀疑论者指出的那样,对无核三原则的挑战实质上是对日本最基本国策的挑战。 “无核三原则”已被历届国会确认为国策,不能仅凭首相个人判断而修改部长或由内阁决定。而且,恢复“皇军”地位,实际上是企图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推翻日本和平宪法规定的专属防卫原则,逐步复兴和重新武装“皇军”。第四,日本的各种挑衅行为可能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敌国条款”。 “敌人条款”是二战后反法西斯联盟在《联合国宪章》中针对日本、德国等战败国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条款,目的是防止侵略战争再次发生。根据该公约,如果日本出现发动新战争的迹象,成员国可以在未经安理会批准的情况下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这意味着,近期高市早苗等人的一系列“涉军”言行是“令人厌恶”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美国的干预。任何时候都是二战战胜国。有观察人士认为,此次自民党可能会与更为保守、民粹主义的日本维新会联手组建政府。新内阁利用日本一系列危机,依靠“鹰派”言论煽动和煽动民众反对外交政策的情绪,博取人心,打压国内政敌。我认为真正的痛苦还没有到来。高市早苗等自民党部分人士坚称,首相对外“软化”,但对内“绝不让步”,幻想用反复无常的“外交伎俩”实现对双方的控制。如果他避免外交风险并继续享受国内民粹主义的好处,他可以一石二鸟。此次,他一边派高官来华“劝和”,一边向国内民众吹嘘“总理尼斯特从来没有反悔过往的言论。”确实是一石二鸟。但上述屡次“跳跃”历史红线,显然触碰了相关国家的容忍下线。这场冲突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比预期更长,因为“历史红线”的重要性意味着中韩等国家不能对日本领导人明目张胆的“侵略”视而不见。这对日本来说不太有利,甚至涉及中国的言论也可能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有日本学者表示,两大亚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使日本GDP在一年内减少1.79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29%。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统计,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游客将成为访日外国游客的最大群体,约有570万人次,占全部游客旅游消费的近23%。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穆迪分析日本部主管认为,中国赴日游客人数大幅下降无疑会让本已陷入困境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撰稿/编辑:陶长芳(专栏作家)/校对:迟道华/刘军